毕节整站优化(毕节市论坛)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全面推动毕节实验区改革,助推试验区后发赶超、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贡献一份力量?
- 2、毕节市织金古城保护条例
- 3、贵州毕节的基本概况。。。
- 4、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规划
- 5、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具体指什么?
如何全面推动毕节实验区改革,助推试验区后发赶超、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贡献一份力量?
一是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念好“三字经”,做足做好煤炭文章。“三字经”是“盯住煤、延伸煤、超越煤”,“盯住煤”是盯住我市煤炭资源的三个特点,一是储量大,目前煤炭已探明储量为281亿吨,占全省50%左右;二是品质优,煤质“两高三低”,即高发热量、高固定碳,低硫、低灰、低有害元素;三是组合好,还探明磷、铁、铝等32种矿产,年均水资源总量134亿立方米。“延伸煤”就是打造中国南方煤炭开采集群地、中小型煤机制造业集群地和煤电产业集群地,“超越煤”就是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构筑以资源禀赋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当前是以“两股力量一个方向”“三位一体”抓好12个园区建设为平台,大力实施规划引领、整装勘探、兼并重组等“十大行动”,全力全速推进“四个一体化”,拉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
二是强力推进城镇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通过“一核、一带、多点”建设,打造“五个城市”。一是强力推进同城化发展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进双山新区建设,积极推进大方县撤县建区,加快建设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毕节核心主城区。二是加快县城提质扩容步伐,壮大节点城市综合实力,做大县域经济,构建优势产业集聚的工业走廊,打造贵阳—毕节经济带。三是以承办好今年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为契机,建设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把试验区建成川滇黔结合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三是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突出打破“三个制约瓶颈”。一是高强度建设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下大力气突破贵阳—黔西—毕节170公里主动脉高速公路建设,力争3年建成以杭瑞、厦蓉高速公路毕节境内路段为骨干的1000公里高速公路网;推进成贵、叙毕和昭黔铁路毕节境内路段建设,加快建设毕节铁路枢纽;今年4月飞雄机场正式通航,开工建设威宁机场。二是加快水利建设,今年开工建设我省最大的水利工程夹岩水库水利枢纽,2020年全面解决工程性缺水和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三是加快通信、电力通道建设,建设毕节—大兴电力通道。
四是强力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四项工作”,建设“美丽毕节”。一是编制实施《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规划》。二是全面实施水源涵养林区、环境综合整治区、水土保持区、石漠化防治区“四大生态区”建设。三是实施“十大生态工程”,将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四是健全环境保护机制,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
五是强力推进开发扶贫,促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开发扶贫”这个主题,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这个机制,具体推进“三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二是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打造“乌蒙”农特产品品牌。三是构建以“纳威赫连片攻坚推进区”和“中、东部整乡攻坚推进区”等重点区域为主攻方向的扶贫攻坚工作格局。
六是强力推进民生改善,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紧扣群众所需,全面抓好“六个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实施“十大增收计划”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乡居民收入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实施“9+3”教育计划,建设一所多科性大学和一所医学类高等院校。三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力争到2020年千人口床位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加快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是完善“双诚信、双承诺”工作机制,在人口控量提质上实现新突破。六是加快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网络建设。
七是强力推进开放带动战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构建“一个支点、三个层次”的发射状开发格局。突出招商引资这个支点,创新“两业加四优”工作思路,围绕产业链条,实施专业招商,大力宣传试验区优势特色、优惠政策、优美环境、优质服务。第一个层次是融入周边,依托贵阳、遵义、毕节“金三角”、乌蒙山片区旅游合作联盟峰会等平台,融入成渝、滇中、黔中经济圈。第二个层次是拓展沿海,与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快深(圳)毕(节)产业基地等合作平台建设。第三个层次是面向国际,加快推进试验区海关建设,利用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国际交流平台。
通过以上七个强力推进,推动毕节试验区走上一条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的后发赶超之路,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毕节。
毕节市织金古城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织金古城的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织金古城保护范围内居住、游览和从事生产经营、工程建设、旅游开发以及保护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涉及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第三条 织金古城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统一管理的原则,保持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对织金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织金县人民政府全面负责织金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建立协调机制,统筹解决织金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中的重大问题;编制织金古城保护名录。
织金古城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织金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织金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文化和旅游、综合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和织金古城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织金古城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和织金县人民政府应当将织金古城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六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与织金古城保护相关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等工作。
对在织金古城保护管理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七条 织金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织金古城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报经批准后公布实施。
织金古城实行分区保护,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具体范围由织金县人民政府根据织金古城保护规划划定并公布。第八条 经依法批准的织金古城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严格实施,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组织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第九条 织金古城内的各类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织金古城保护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保持传统格局、空间尺度和历史风貌。第十条 织金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低开发强度严格控制织金古城内建设总量,降低建筑密度,限制建筑高度,增加公共绿地,优化空间布局,拓展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
织金古城内用地应当优先作为公共绿地、广场、停车场等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及社会公益性用地。第十一条 织金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恢复织金古城内传统街巷、街区等重要区域的历史风貌、建筑特色。第十二条 织金古城核心保护区内,除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现有与织金古城历史风貌、传统格局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予以改造或者拆除。对建筑物、构筑物所有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织金古城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织金古城相关规划的建设控制要求,不符合织金古城相关规划要求的已有建筑物、构筑物应当逐步予以改造或者拆除。对建筑物、构筑物所有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第十三条 织金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织金古城管理机构等有关部门组织制定织金古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织金古城建筑修缮设计导则,编制织金古城建筑设计通用图册,明确织金古城内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外观和色彩。
织金古城内建筑物、构筑物檐口高度实行分区梯级控制,核心保护区不得高于12米;建设控制区不得高于24米;风貌协调区不得高于36米。第十四条 织金县人民政府应当配套完善织金古城内各类市政公用设施,新建或者改造供水、排水、燃气及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等管网设施应当入地埋设。现有管网设施入地埋设确有困难的,架空线路及其附属设施应当规范有序。第三章 保护内容与措施第十五条 织金古城保护对象主要包括:
(一)织金古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二)贯城河历史街区和新华路历史街区;
(三)贯城河、双堰塘、鱼山等构成织金古城空间形态特色的河湖水系与历史山体自然环境风貌;
(四)古树名木;
(五)财神庙、文昌阁、东山寺、南门塔等庙阁寺塔;
(六)廻龙潭、四方井等潭泉古井;
(七)廻龙桥、月华桥等古桥;
(八)谌家大院、邓家大院等传统名居和历史建筑;
(九)文庙、丁宝桢祠堂等遗址遗迹;
(十)宫保鸡丁、织金水八碗等烹饪技艺;
(十一)织金石雕、砂陶、苗绣等传统技艺;
(十二)织金傩戏、文琴戏、苗族喊歌等传统戏曲和传统音乐;
(十三)其他保护对象。
贵州毕节的基本概况。。。
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川、滇、黔三省交汇处,元代置驿,明代建卫,清代设县,红军长征途中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有“三省红都故地”之称,是毕节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也是胡锦涛同志倡导建立的毕节“生态建设、开发扶贫”试验区指挥中心。1994年撤县设市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市”、全省“科技先进县市”、“省级卫生城市”,被国家、省分别列为全国第七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之一、全省20个“经济强县”之一。
毕节市界于东经105°36′至106°43′和北纬26°21′至27°46′之间,与云南省镇雄县、威信县,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相邻。全市总面积3410.98平方公里,辖27个镇、8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6个城区办事处,聚居着22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40余万。市内地形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511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属喀斯特地貌,峰峦叠嶂、溪流纵横,水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150余条,蕴藏着大理石、粘土、重晶石、煤炭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尤以煤炭储量最为可观,地质储量达54亿吨,硫、铁、锌的探明储备也分别达到2.99亿吨、4042万吨、1.55亿吨以上,极具开发价值。
毕节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自然景观众多。有川滇黔苏维埃革命政权旧址、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鸡鸣三省”会议会址等红色旅游胜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屯彝族土司庄园、七星关古遗址;有天坑、地缝、峡谷、高原、草甸和原始森林融为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拱拢坪林场;有奇峰高耸、溪瀑多姿、暗河神秘、平塘潋滟的小河奇景等旅游胜地。
近年来,随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毕节市在继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城市路网建设为重点,以试验区建设和地市共建政策机制为契机,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通过整合城镇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构筑起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改善的城市框架,城区建成区总面积从1988年的5.7平方公里上升到现在的16.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已逾35.9228万,城镇化率达到30.18%。
毕节市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努力打造引资平台。对招商引资的市场准入、产业导向、扶持优惠、保障措施、奖励办法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安全、稳定和良好的投勤劳纯朴的毕节人民将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高扬“开发、开放、合作、发展”的时代精神,开拓进取,继往开来,以恢弘的气势,必胜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把毕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的毕节,将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城市。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到毕节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愿我们相会在欣欣向荣的毕节,同心绘蓝图,携手铸辉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需要+QQ59995272。
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规划
近年来,七星关区紧紧围绕建设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的目标,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规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毕节市七星关区城市规划
一、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一)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以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市为目标,按照“南拓北展、东进西控”的思路,抢抓毕节试验区政策机遇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有效拓展城市框架,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2006年的27.03%提高到46.67%,城市面积从17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19.53万人增长到近50万人,20—30米的城市道路从20公里增至87公里,40米以上城市道路从无增至46公里,城市空间不断拓展。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路网建设强力推进。相继改造完成天河路、环南路、东安路、生活路、草海大道等老城区20多条、长达30余公里的老城区主次干道。建成了碧阳大道、同心大道、同心立交桥、工业大道、百里杜鹃大道、德溪新区一、二号路等共计46.8公里的新区骨干路网,拓展了城市框架。同时,结合道路工程的实施,在完成威西、清毕、洪山等片区旧城改造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着力推进翠西片区、双树湾片区、人民剧场片区等30余个棚户区和老城区改造项目,到2014年底,已累计完成4078户房屋改造,获得中央补助资金及奖励资金共2.37亿元。与此同时,稳步推进碧海新区、德溪新区部分地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促进新区提质扩容。二是其它市政设施加快推进。在道路建设中同步建设供电、供气、供排水管网设施,总投资1.3亿余元的城区输配水管网工程建设和城区排水(雨水)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全部完工,海天农贸市场、碧海蓝天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创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黔西北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三)城市品味不断提升。一是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实施完成长达8.9公里的倒天河综合治理一、二期工程,建成水域面积近400亩的碧阳湖,长达11.5公里的倒天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正加快推进。在相继改造完成人民公园、阳山森林公园、纱帽山公园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虎踞山公园、北镇关公园、天河风景名胜区、小河景区建设,为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二是文化保护切实加强。对在旧城改造区域内的铁匠街明代古城墙、陕西庙、城隍庙、贵州红二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周素园故居等重要历史文化建筑实施有效保护,完成天河路立面改造、天河古玩艺术城和天河古城建设工作,积极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三是环境卫生秩序明显好转。坚持“日保洁、夜清运、三班倒、垃圾不落地、垃圾不过夜、泥土不入城”,深入开展“三创一建”、“城区综合环境整治”等活动,完成碧阳大道、同心大道、学院路、开行路等城市主干道绿化带改造工作,实施了200余万平方米城区环城绿化工程,在麻园路、拥军路、洪山路、天河路、开行路、碧阳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以及人民公园、纱帽山、倒天河两岸等区域实施了亮化工程,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卫生秩序明显好转,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四)城市经济不断壮大。一是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全区现有房地产开发企业90家,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房地产开发总投资327.66亿元,建设规模1437.47万方。商品房施工面积从2011年底的740.19万平方米增长至2014年底的1030.5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11.66%;商品房竣工面积从2011年底的28.36万平方米上升到2014年底的108.46万平方米,年均增长率56.35%。目前,房地产开发在建项目共计98个,建筑面积1435万平方米。远航七星万象城、万晟阳光城、南山碧桂园、招商花园等品质较高、配套设施齐全的房地产项目有序推进。二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在巩固提升腾龙凯悦酒店、洪南酒店、大众国际酒店的基础上,洪山酒店、喜来登酒店等高品质酒店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步壮大。三是市场配置逐步完善。以工业化为支撑,大力推动万丰商贸城、远航物流居然之家等大型批发市场建成投入运营,有效培育了城市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仓储配送和建筑建材等市场,繁荣城市经济。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紧紧围绕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的目标,结合“综合交通枢纽、现代物流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在《七星关—大方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的指导下,完成了碧海新区、德溪新区、东城区、西片区、草堤十八—阳山南山片区和七星关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共计130.9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城市总规近期规划建设范围内控规覆盖率100%的目标。
同时,根据发展状况的变化,充分运用政策优势,通过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度,统筹开展城市规划区多规融合和控规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科学定位城市新区整体功能及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经营城市的新途径、新办法,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为推进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此外,不断强化规划管理,严格规划执法。自2012年以来,累计查处违法建设4481起,共39.3万平方米;组织大规模行动45次,拆除120起、共1.86万平方米,有效打击和震慑了违法建设行为,保障城市建设顺利推进。
(二)依法行政,和谐征收。土地和房屋征收是城市建设的关键和难点,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区逐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征收补偿办法。总结起来,就是“坚持一个原则,建好一只队伍,完善一套程序,健全一个机制,强化一个环节”。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坚持底线不放水,保障利益不迁就”的原则,结合法律法规和我区实际,制定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征收政策,充分让利于民,在具体安置补偿中,政府、企业充分考虑到被征收人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拿出最好的地段,选择最有潜力的地块修建安置房。在充分保护被征收人利益的基础上,对拒不配合、漫天要价的,依法启动程序,实施强拆,决不突破政策底线,乱开口子,做到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安置、统一征收。建好一只队伍就是建设一只懂政策、懂业务的征收队伍。
2010年成立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开始推行政府主导征收,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后,及时成立了房屋征收与补偿办公室,整合原拆迁局、征地拆迁安置办公室、天川公司三只队伍力量,统筹推进城区各房屋征收点工作,2012年8月,成立区房屋征收管理局,顺利完成了征收工作向政府主导开展征收工作的角色转变。同时,从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抽调了100余名干部,充实到房屋征收部门,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有效推进了房屋征收工作进程。
完善一套程序就是在土地和房屋征收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榜公示、两级认证”,将被征收人丈量、签约、安置补偿等情况分别在村(社区)、乡镇(街道)和毕节晚报进行三榜公示,经乡镇(街道)(征收工作组)和征收补偿办公室两级认证后,才能实施征收与补偿工作,确保征收补偿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健全一个机制就是健全监督机制,推选群众代表成立监事会进行社会监督,成立纪检监察组进行纪律监督,充分发挥被征收人的监督作用和政府行政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监督,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强化一个环节就是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加强征收过程中的宣传工作,采取发放明白卡、发放宣传册等方式,不厌其烦地将征补政策、征收方案宣传到户、到人,对个别不理解、不支持的难点户,实行干部包保,重点宣传,个案突破。
(三)狠抓融资,突破瓶颈。城市建设资金的筹措是制约城市建设的瓶颈问题,近3年来,我区采取多种措施,狠抓筹资工作,尽力突破瓶颈。一是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有限的财政盘子内,尽可能地向城建领域投入财政资金。二是做强做实融资平台,先后组建了城投、开源、德溪、碧海、新宇、益民等城建公司,并根据建设发展实际,整合成立开源集团公司,积极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贵阳银行实施银企合作,成功融资近140亿元。三是鼓励房开企业参与廉租房、安置房建设,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条件,引导房开企业全额出资修建,有效激活了社会资金。
(四)建管并重,精细管理。
一是加大投入,通过财政投资、融资租赁等方式,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购置了高压冲洗车等环卫作业设施,提高了作业水平;采取社会投入、企业投入、政府投入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对建筑工地、储备土地和房屋征收区域实施围墙化管理,在建筑工地的管理方面,实施“一洗三化”(场内硬化、围墙化、围墙美化、建洗车平台),有效治理源头污染;投入资金3亿余元,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了城市形象。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2014年以来,我区将城区背街小巷按院落划交辖区街道管理,实行社区自治,城管部门负责管理城区主次干道,有效化解了城市执法矛盾,解决城管执法法规不健全的问题,提升了城市管理工作水平。
三是夯实城市管理基础。针对城市管理中责任不明确、精细化服务管理不到位,信息不畅通、楼群院落及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在城区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充分整合各种管理力量,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和社会化管理,实现了工作制度化、管理精细化、参与全民化,为城区综合环境整治工作注入强劲动力。
四是探索实行市场化路子,从2013年起,我区通过内部承包、公司进入的模式,将城区夜班保洁交由个别环卫队承包,将城市新区道路保洁工作交由公司运作,为下步“向市场购买服务”奠定了基础。
五是“中西医”结合治理城区拥堵,邀请西南交大专家团队为城区交通拥堵寻诊把脉。“西医”完善路网、打通节点,“中医”合理布局、堵疏结合,自2014年10月至今,通过近半年的基础工作,2015年3月29日正式试运行城区部分路段“单循环”通行。六是发动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利用广播、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通过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方式,市民参与、监督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满意度不断增强。
(五)经营城市,持续发展。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充分盘活城市资产。在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区把壮大城市经济作为城市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超前谋划,统筹考虑,防止城市空壳化。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同步进程,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
近年来,城市周边先后布局了七星关经济开发区、七星关高效农业示范园、清丰建材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和小微企业创业园,用工业发展带动城市人口就业,带动城市内需扩大,带动城市物流业发展。二是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将房地产摆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房地产业投资大幅增长,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拉动了其它产业发展。从全区总体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随着飞雄机场建成投入使用,厦蓉高速、杭瑞高速、成贵快铁等重要交通枢纽的相继开通,七星关的区位优势将逐渐体现出来,周边大方、纳雍、赫章、镇雄、叙永等地部分民众将有一部分到七星关区购买住房,我区的房地产业正处于快速、健康发展时期。三是大力发展酒店、旅游、餐饮、物流等第三产业,充分激活城市发展的内在活力。四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宽民营经济准入领域,激活民间资本,为城市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关于《毕节市中心城区七星关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批前公示
毕节市中心城区七星关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2016年5月26日已通过市城规委会专家会议评审,现按程序进行批前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意见和建议。
一、项目名称:毕节市中心城区七星关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编制项目)
二、位置及范围:本规划范围包括七星关城区所有建设用地,总面积123.82平方公里。
三、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国家、省有关法律、规范和规范性文件。
四、公示时间:30日(2016年9月1日至10月1日)。
五、规划图件:详见附件。
六、公示地点:毕节日报、毕节市城乡规划局网站()。
七、公示意见反馈方式:涉及到的利害关系人享有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若对公示内容有意见和建议,请于2016年9月1日至10月1日间以书面形式将意见和建议反馈到毕节市行政中心C栋15楼东1504室。相关利害关系人要求举行听证的,请于2016年9月1日起5日内将书面申请提交至毕节市行政中心C栋15楼东1504室,联系电话:0857-8256664
意见或建议应在公示期限内提出,逾期未反馈,将视为无意见。
附件:
1. 规划要述
2. 功能结构规划图;
3. 综合交通规划图;
4. 土地利用规划图;
5. 公共中心布局规划图;
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7. 绿地系统规划图;
毕节市城乡规划局
2016年9月1日
规划要述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包括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毕节老城组团、鸭池组团、草堤-南菁组团、白马山-青龙山组团、海子街组团和八寨组团等6个组团;涉及市西街道、市东街道、观音桥街道、大新桥街道、三板桥街道、洪山街道、麻园街道、碧海街道、碧阳街道、德溪街道、海子街镇、八寨镇、鸭池镇和梨树镇等14个街道和镇,总面积123.82平方公里。
二、发展定位与规模
本次规划的目标是:将七星关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达、配套设施完善、城市环境宜人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规划范围内人口规模为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8.43平方公里。
三、城市功能布局
规划构建“一心两带五组团”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即一个城市中心区(包括东城区、南部新区、德溪新区的多元活力中心区),两条产业发展带(包括环北综合产业带和鸭池商贸产业带),五个现代产业组团(八寨组团、草堤-十八组团、南菁组团、天河组团、白马山组团)。
四、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构建结构合理、功能清晰、通畅顺达的城市道路系统,形成“环状+放射”的骨架路网格局;构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等方式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完善公共停车设施和过街设施。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构建“市级-区级-街道(镇)级-居委级”的四级公共中心体系。
在南部新区布局1个市级公共中心,在德溪新区布局1个区级公共中心,结合人口分布设置16个街道(镇)级公共中心(邻里中心)。重点建设1个区级商业主中心——古城商业中心, 3个片区级商业副中心——南部新区、德溪新区和碧海新区,结合16个邻里中心布置社区商业服务设施。
六、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构建“一核六脉,四带多节点”的绿地与开敞空间格局。
依托白马山国家森林公园构建的城市生态绿核;保护和利用现状大小山体形成6条楔型的城市绿脉,并在城市边缘控制生态廊道,形成环城绿带;沿倒天河、南菁河-十八河、观音桥河及前后河两侧控制带状绿地,并结合地形地貌布置综合公园、湿地公园,形成4条公园带;按照“500米见园”的要求,结合行政区划布置城市内部各级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休闲游憩场所。
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具体指什么?
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具体指:
“一区”指的是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这是毕节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高地”指的是将毕节打造成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高地,这是毕节未来发展的主题。
“五个新毕节”指的是将毕节建设成为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美丽宜居、活力迸发、文明和谐的城市,这是毕节未来发展的具体目标。
“一区三高地、五个新毕节”战略定位的举措:
1、实施“四化”突破行动,全力以赴建设实力强劲新毕节。
始终把协调发展作为内在特点,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突出大抓招商、大上项目、大聚产业,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优化经济结构,扩大经济总量,推动综合实力大跃升。
2、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优化城镇“三生”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川滇黔结合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让毕节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力争城镇化率达58%左右。
3、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新突破
坚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突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方向,注重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全力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