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工业(华为云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招聘 常州)

admin 172 2022-11-22

阿里云服务器优惠多,折扣错,惊喜多,请咨询:www.wqiis.com

本文目录一览:

华为云产业战略首席专家张锐刚:“双轮驱动”提升“专精特新”数智化

中小企业在高速的成长赛道中有三个共性特征,首先是研发,其次是创新驱动和数字化。尤其是数字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路途中不能回避的命题。

6月24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的“‘小巨人’提速数智化转型”研讨会上,华为云产业战略首席专家张锐刚谈到,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5%以上的技术创新。作为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群体,中小企业是 社会 发展的生力军、创业创新的关键。

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压力挑战和新的产业机遇。 围绕“专精特新”路径链主和头部企业加快融通、赋能,本着服务好专精特新企业真正的发展所需,带动和加速一批 科技 创新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成为专精特新,进而成为小巨人、隐形冠军,是华为云这样企业的重点责任;帮助专精特新构建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融通发展与赋能驱动中小企业破局起飞的关键。

张锐刚表示,如果把企业的转型升级分为三个部分,就是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三部曲,终极是智能化。针对“专精特新”的数智化转型,华为云将从研发、尖峰产品打造、帮助中小企业走向商业化等多维度进行赋能,并且配合政府在专精特新的各项培育政策体系下,帮助建设融通的生态。

此外,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包括 科技 型中小企业,华为云推出了登云计划,总额2亿元补贴,最高100万上云补贴,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为未来的全球化隐形冠军。

争夺数字化高地:做大做强“专精特新”

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大国竞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张锐刚表示,各国的产业集群竞争体现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两方面。从全球来看,欧盟正在构建产业转型共同体,包括德国、法国都有相应的国家战略体系。同时,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有数字化蓝图规划,提出助力企业高速发展的计划。因此,数字化的浪潮,已经不仅仅是内需性的企业自我的要求,同时已经成为外部大环境的趋势。

在全球的数字化竞赛中,各国的实现路径有所差异化。张锐刚介绍道,德国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上有两个重点,“第一是讲求企业创新驱动,第二是数字化战略。在德国的隐形冠军的构建当中,落地了包括西门子、博世和SAP等产业巨头,他们早期也是受惠于德国的产业初期政策。”美国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也推出过一系列的计划。

眼下,中国也在加速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梯度产业。从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到2021年北交所成立,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而“专精特新”的发展除了自身的战略布局外,也需要产业界大平台的支持,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智化转型,锻造新能力。目前,国内的数字新基建的蓬勃发展也为“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新动能。

以华为云为例,张锐刚表示,华为云整体采取“双轮驱动”策略来赋能“专精特新”,“专精特新企业一定是成长驱动型企业,华为产业加生态是前轮带动。我们在战略、研发、流程、市场、客户需求、供应链、产业生态、全球化或者生产制造方有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可以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传递给企业,以帮助创新型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成为‘小巨人’,乃至单项冠军、独角兽。”

提速“专精特新”数智化转型 :华为云有何秘笈?

近年来,外部环境变换,国内的供应链也在重塑中,各地都在加速培育有潜力的“小巨人”,形成多层次的强大的产业集群。

在张锐刚看来,首先要注重产业培育的环境,比如当地的产业政策牵引,包括财税金融工具、示范工程的评定、关键要素的配置、融通机制的构建等。其次在供给侧主要有七链,近期的政策指出,要以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七条链”为重点,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张锐刚表示:“产业链是最底层的一个关键要素,它连接着整个供给侧市场的要素。其次是数据链,数据链在整个供应链体系是最难打通的,因为行业的数据很难快速地流转到企业当中。最后一定要通过服务链更好地赋能企业。”

再看需求侧,华为云在“专精特新”发服务中发现了多个需求特点。其中,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重要需求,同时,张锐刚指出了另一个刚需:“‘专精特新’最本质的一个痛点、最大的需求点就是产品,包括研发、尖峰产品打造、最后是数字化。”

如何在转型升级当中促进“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发展?

张锐刚表示,其一,华为云会跟随政府做好“专精特新”和中小企业培育环境方面的工作;其二,华为云将在供给侧提供更多ICT服务;其三是联合链主企业,包括生态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一起去把握面向全球市场的需求。具体从产品层面来看,华为云在最内核层面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包括华为的计算容器、存储、网络等所有ICT服务。“如果针对数字化痛点,通用性的方案不能解决,我们也有行业解决方案,比如aPaaS组件专门解决云的迁移和个性化适配需求的构建,”张锐刚介绍道,“此外,华为云在数字化的一个独特点就是经验即服务,我们会把战略连接、供应链出海这些重要的能力做赋能连接。”

从数字化到“专精特新”的数智化转型,以制造业为例,华为云总结出四个路径,帮助企业打造增长模式,帮助企业从一个静态手工的制造工厂,成长为动态的需求驱动的智能制造企业。张锐刚表示,第一个路径是信息化,第二是智能化,第三是网络化,尤其在工业制造领域,在受制于数据安全等因素,数据的网络化存在一系列障碍,第四是智能化。最终形成基于云化的中国智造的场景,典型的比如设备的智能监控,会用更少的人,更多地去做细颗粒度场景的一个预测性的维护。

眼下,以华为等为代表的 科技 企业,正在积极整合自身的数字化实践经验、ICT技术,并联手合作伙伴,致力于打通数字化链条的上下游,带来全面升级的数字化服务能力,以此助力更多“专精特新”企业。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华为云突发大面积宕机,2020“云”也不靠谱了?

疫情之下,万物皆可“云”。上班族“云办公”、学生党“云上课”。自全国大中小学校陆续在网上开课,上千万家企业迎来新一波“复工潮”以来,各线上平台跻身“顶流”。但突如其来的流量暴增让各大线上平台上演“连环崩”,系统接连崩溃,加载错误等情况时有发生。

4月10日上午,大批网友在微博反馈,华为云崩了,出现登录异常、管理后台无法访问等情况。

针对今天上午出现的大面积访问故障,华为云发布公告称,4月10日上午检测到部分主机异常,目前故障基本修复,部分客户的业务正在配合恢复中。感谢您对华为云的支持!

4月10日,华为云疑似出现宕机,部分公司业务无法正常维持,有网友发帖称:“公司在华为云上的集群和服务全部挂了。”

据微博多位网友反映,从早上9点20分开始,华为云出现故障,华为云登录、管理后台无法访问。

晒图来看,不少使用云服务的后台都出现了“服务器暂时过载或处于维护中,请稍后重试。”“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出错”等提示。

有网友表示,此次故障对企业影响很大,公司电话已经被打爆,部门主管和运维在疯狂敲键盘。还有网友称,公司 游戏 全部宕机。

但目前为止,在华为云官微下方,依然有表示相关服务无法使用。看来完全恢复还需要时间。

企业上云,顾名思义就是将企业环境部署到云端,“云”一般指的是互联网,不用安装服务器,可以凭借账号和密码直接在互联网登陆。2006年,亚马逊首先推出AWS云服务,至此开创了云计算时代;而根据Garther的统计数据,近年来云服务市场一直以两位数增长,企业上云越来越成为流行和趋势。

企业上云有很多优点,比如效率提升,节约成本,数据得到保障,但相应的也会有一些弊端。

首先需要考虑云服务商是否在使用某种安全标准 :企业上云安全标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选择上云是为了方便企业的管理,如果因为各种云服务之间的互操作而让企业的数据变得混乱不安全,这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企业在选择云服务商的时候需要谨慎对待。

其次企业必须要和服务商正确地制定好防止数据泄漏和数据损失的规划:当企业选择上云的时候,数据是提交到服务商的工业云上面,但是企业对于数据安全任然负有责任,所以企业在选择云服务商的时候,必须要和服务商正确地制定好防止数据泄漏和数据损失的规划。这一点在企业与云服务提供商签署整体协议时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所以企业是否上云,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从垃圾分类到千行百业,华为云如何打响“AI落地站”?

自7月垃圾分类进入“硬约束”时代,处于先行先试城市方阵下的市民们纷纷感慨垃圾分类的难易程度堪比高数试卷。随着政策的实行,这场垃圾分类大战,陆续将登陆全国46个重点城市。

8月的最后一天,华为云宣布携手“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南方都市报上的大版面给全深圳市民发了一封信:向深圳市的每位市民征集垃圾图片,市民每在华为云公众号上传一张垃圾照片,标上垃圾名称和种类,都将为垃圾分类AI模型准确率的提升做出贡献。

面向工业、房地产、零售等行业有大量依靠人工质检以及人工巡查的场景,如产品缺陷检测,合规检测、异常识别,安全穿戴、场地巡检等细分场景的自动分析,需要定制化模型实现。但这类企业普遍没有AI开发人员,不具备高门槛的模型开发能力,又无法承担高昂的模型定制费,可通过M规模模型训练,大幅度提高模型开发效率。

AI实践应用正当时,+智能掀起行业变革

如今,各行各业上云,已经成了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路径,云计算也逐渐从为互联网服务的专属技能,转变为连接智能化与实体经济的重要通道。华为云正如一个广袤的智能“黑土地”,它以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为基础养料,向存在智能化需求的企业、开发者提供蕴含深厚的技术底气、安全可靠、简单好用的AI能力。简单来说,华为云正在用AI,潜移默化地改善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华为云还将AI运用于医学影像分析等医学前沿领域。在10月份即将在深圳举办的国际顶级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学术会议MICCAI2019上,华为云人工智能医疗团队将发表诊断报告自动生成、脑中风分割及宫颈癌筛查等领域相关领先成果。

面向行业,华为云持续提升模型算法,实现工业生产环境的“工作”优秀,而不仅仅是各种比拼环境的“考试”优秀,同时实现模型的闭环、实时更新,保证企业AI应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截至2019年Q1,华为云可提供59种AI服务、159项功能,已在城市、制造、物流、互联网、医疗、园区等10大行业的300+个项目进行探索,助力众多企业构建AI核心能力。

事实上, 不仅仅是AI,华为云正在做的,是将云、AI与5G、物联网、边缘计算、区块链、大数据、数据库等技术充分协同。AI、5G、IoT在云平台聚合后,将使云成为行业数字化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驱动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质的飞跃。

华为云普惠AI:把人工智能变成“水电煤气”

我们对AI是如何认知的?是曾经被封神的Alpha Go?是幻想中的无人驾驶技术?还是一串串密密麻麻的代码?总之,AI曾经是遥不可及、高冷且昂贵的。不过,2018年5月华为云提出了这样一个畅想:让AI走下神坛,同时也勾勒出了一个叫做“普惠AI”的愿景。

让人工智能技术变成像水、电、煤气一样的存在,有没有可能?华为云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华为公司预计,到2025年智能终端数将达到400亿,届时全球企业对AI的采用率将达到86%,企业数据利用率将剧增至80%左右。很快,一个AI会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各行各业各个角落的现实即将达成。

当AI从实验室走到城市、走进企业、走到街头巷尾、走进每个人的家里,就需要它变得“高而不贵”。华为云认为,所谓“普惠AI”,最重要的就是让普通的行业从业人员也能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自助式把数字技术与本行业的流程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智能联接。而智能联接将驱动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创新,基于智能联接的全新商业模式和应用将改变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模式,推动数字经济实现规模发展,最终走向智能经济。

2018年5月,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云首次提出了“普惠AI”的概念。在华为云眼中,AI应该是一组技术集合,是一种新的通用技术,并不简单的是一个独立产品,更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AI同时也应该成为像电力、互联网一样的基本生产力,通过智能联接使得众多行业效率实现指数级提升,这既是华为云做“普惠AI”的出发点,也是未来AI应该有的模样。

随着华为云“普惠AI”概念的提出和实践,AI 技术已经开始向它应该有的模样慢慢靠近。

一个照进现实的例子,是华为云EI的展开。今年,华为云与北京市交管局合作,在海淀上地三街开展了利用AI技术实现信号配时优化试点应用。在部署了EI交通智能体解决方案之后,据第三方公司(北京世纪高通 科技 有限公司)评估报告显示,这条东西方向的京城最堵道路之一,如今平均延误下降了15.2%,平均车速提升了15%。或许每天往返于上地三街的白领们不懂AI究竟是什么,但他们对这条变得没那么拥堵的路产生了好奇。

同样,另一条没那么拥堵的路也落地深圳。深圳交警将华为云的EI智能体运用于城市交通管理中,在坂田9个路口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平均车速提升了17%,通勤时间节省了10分钟,一杯早茶的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被节省了出来。

2018年华为云的“普惠AI”,不仅照进了城市,也落地工业和医疗领域。在工业领域中,如北京三联虹普通过EI工业智能体进行生产数据的智能分析,成功释放了产线柔性化能力,从而让企业更好的应对下游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提升下游需求匹配率28.5%;在医疗领域,华为云EI与金域医学合作,在宫颈癌病理监测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敏感度(真阳性率)超过99%,特异度(真阴性率)超过80%。

过去一年中,华为云EI尝试超过200个项目,6-10月先后发布了交通、工业、城市三大EI智能体,这是“普惠AI”的方案之一。而这,也仅仅是“普惠AI”萌芽期的产物,2018年的它“才露尖尖角”而已。

华为云的“普惠AI”与业界其它厂商所不同的是,它弥补了在迈向智能经济的过程中,AI技术的发展与行业落地之间的巨大落差。如何让AI高而不贵、让各行各业“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如何与各行业的各种场景相连接,让AI成为智能经济的底座?这就要求“普惠AI”不仅是软件的普惠,也必须是硬件的普惠,以及工程化的普惠。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和技术这块基石必然是绕不开的。

2018年10月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对外展示了华为云“普惠AI”的另一种落地方式,即AI开发成本和门槛的降低,这意味着行业的开发者和从业者们可以站在华为云的平台上,跨过曾经的高门槛与AI对视。从前我们仰望AI,未来AI可以俯拾皆是。

华为云的“全栈”是从技术功能角度,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堆栈技术方案;所谓“全场景”则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各种边缘计算、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等全场景的部署环境。其中,华为云全场景AI是软硬一体化方案,这也是华为云“普惠AI”的独特之处:包括基于可统一、可扩展架构的系列化AI IP和芯片Ascend 910(华为升腾9100)和Ascend 310(华为升腾310);芯片算子库和高度自动化算子开发工具CANN;支持端、边、云独立的和协同的统一训练和推理框架MindSpore;以及提供全流程开发服务(ModelArts),分层API和预集成方案的应用使能。

具体来说,比如华为自研的AI芯片Ascend系列基于统一的“达芬奇”架构,其好处是可以一次性开发算子、算力可扩展、一致的开发和调试体验、开发一次可跨各场景平滑迁移、超高带宽和极低时延以及可扩展的片上互联等。基于统一的达芬奇架构的Ascend系列芯片,可实现任何场景下,以最低成本获得最优性能。而在工程化方面,相对业界其它开发平台,ModelArts是更快的普惠AI开发平台,覆盖数据标注与准备、模型训练、模型调优、模型部署等AI开发全流程,为AI应用开发提供一站式服务。

依托华为30年的技术积累,在华为云看来,AI并不高。依托华为云的“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华为云想让行业从业者也能拥有同样的平台、站在同样的高度,让AI在开发、应用、调试等场景下变得不再繁琐。截止2018年9月华为云已经提供了45种人工智能服务、涵盖142种功能,再加上AI开发平台ModelArts、AI应用开发平台HiLens、量子计算模拟器与编程框架HiQ,以及与线上体验一致的离线开发套件Atlas200等,形成了端到端工程化落地AI的普惠能力。

诚然,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也是先进技术不断扩展到普通人的过程,智能时代也不例外。随着AI的发展,所有的行业都将触及人工智能技术,华为云“普惠AI”的落地无疑将缩短这一进程。至少,2018年的华为云让我们看到,AI可以是街头巷尾的。(文/宁川)

华为这一“拳”30年的功力,谁挡得住?

作 者:金豆

来 源:正和岛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的到来,制造业、农业、能源等传统产业,都在加速数字化布局与转型。无论是国家宏观政策的顶层设计,还是提升产业基础,实现产业链提质增效,或是企业市场化充分竞争下的现实需求, 社会 各界越来越多的达成一个广泛共识,那就是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进入这个时代的城门钥匙。

“未来15年制造业将面临着双向受压的局面,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商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学东对未来中国制造业做出了以上的研判。

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能够保持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与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息息相关。

在新的时期,面对全球疫情影响带来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挑战,以及全球疫情防控要求、劳动力短缺、物流成本高企等因素形成的前所未有的压力下,中国制造业如何锤炼产业链强韧性,成为未来15年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关键。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朱森第表示, “数字化转型是锤炼产业链强韧性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01、国之大势:一堂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对制造业发展而言,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正和岛首席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林研判,数据要素正在成为改变国际竞争格局的新变量。

11月30日,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规划》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企业形态加速向扁平化、平台化、生态化转变。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据统计,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19万亿和37.4万亿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增幅非常大。

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众多企业清晰认识到应该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紧迫性。通过这场疫情的影响,也让企业家们发现,数字化已经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让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时间轴加速缩短。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数字化服务的潜力,更加速了制造业数字化的发展进程。假如还不重视和进行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势必加速衰减,甚至不复存在。

因此, 未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全领域深度应用,已然是国之大势和时代要求。

对于“十四五”时期的数字化进程,肖亚庆提出,要认真贯彻“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部署。他指出,要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行动,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运维等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或许,数字化转型正是我国未来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条“没有退路”的胜利之路。

02、任正非亲自督战,华为打出30年功力的一“拳”

一个不争的现实是,虽然很多制造企业明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才刚刚开始,或者停留在初级阶段。有些甚至是在跟风效应的影响下赶时髦,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方向、方法与目标并不清晰。

前不久,任正非亲自督战,华为成立五大行业军团的新闻搅动了整个 科技 圈和制造业。有人认为,这是华为深耕行业数字化,瞄准潜力无限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新蓝海。新时期华为的数字化战略布局,及时给我国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打了一剂强心针。

1. 华为数字化变革历程

通过梳理发现,早在2013年,华为就已经开始数字化转型,并惊人的每两年登上一个台阶、提升一个纬度:

现如今回过头来看,凭借强大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华为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在鸣枪时,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甚至达到了傲视群雄的江湖地位。

华为30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在今天的制造业数字化领域,已经沉淀了远超同行的时间,还间接投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可以说,时间和金钱堆出来的护城河已经非常宽广。

2. 华为数字化转型的“三横一纵一平台”

作为一家非云原生的制造企业,华为数字化转型,首先选择了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客户交易、产品研发、生产供应三大主业务流上开展变革。通过业务对象数字化、过程数字化、规则数字化,横向打通跨域业务断点,纵向贯通战略到执行。

为了支撑业务变革,华为在集团层面统一构建了数字化使能平台作为底座,它包含两个关键的基础设施,一是公司级数字底座,汇集各BU/MU/FU数据,进行统一数据治理,并实现了数据服务化封装和全局共享;二是构建了公司级统一的云化、服务化IT平台HIS(Huawei IT Service),来沉淀各领域的数字化变革资产,避免重复造轮子。简单总结就是: 三横一纵一平台 。

华为在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有一个经典案例,那就是华为松山湖智慧工厂的实践。在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下,热火朝天的、喧嚣的大生产场景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臂和数字化设备在程序指令下,“静寂”地精确循环。

整个生产基地,从大卡车向基地运货、物料自动仓储入库、生产线自动提取配件、产成品出库,实现了全线智能化管理。在智能制造车间里,每一台生产设备、每一位员工,每一件物料,均成为物联网上的一个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节点。

松山湖工厂的产线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一条120米的生产线从物料上线到包装完成只需要17个人,平均28.5秒可生产出一台手机,该工厂目前共有近40条这样的生产线。

3.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套用一句经典电影台词:这一“拳”30年的功力,你们挡得住吗?

如同任正非所说“和平是打出来的”。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30年功力的一“拳”,横向打通跨域业务断点,纵向贯通战略到执行,对内避免了低效投入、重复投入和无用投入,实现生产力要素的全面升级,对外在市场化的充分竞争环境下,助力企业构建真正的护城河,提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核心战斗力,打赢数字化转型这场硬仗,从而换来更长远的稳定发展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毋庸置疑的是,华为在制造业数字化方面淌出了一条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之路。

面向未来,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华为期望结合产学研与政府,持续共同打造华为工业云,践行“Me for Me,Me for Customer,Me for World”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制造企业想持续打胜仗,这才是必须加快的战略级布局。

03、华为云如何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稳准狠”?

朱森第认为,未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要从产品的数字化入手,由产品的数字化带动企业设计研发的数字化、生产加工的数字化、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再带动企业整个管理的数字化、营销的数字化,然后和新的技术融合,使得企业变成一个数字化的企业。

众所周知, 目前全球公认的5朵云——亚马逊云、微软云、华为云、谷歌云、阿里云,只有华为云,是制造业起家的云服务提供商。 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华为通过华为云,尝试把30年建立护城河的经验、方法、技术和工具对外开放,帮助政府和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截至目前,华为产业云已联合300多家生态伙伴,为2万家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华为云已落地超140个产业云创新中心,从业务流深入“研产供销服”5大类制造场景,以电子、装备、家居、小家电等产业集群实践经验及优势,拓展覆盖到 汽车 、石化、钢铁、五金等15个产业集群。

同时,产业云创新中心还与高校、政府以及产教融合机构紧密合作,基于当地特色和发展需求,制定并落实了超20个ICT人才培养规划,落地超50场开发者类大赛,培训超20万以上开发者,以满足软件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打造长期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

华为超过30年的制造业经验、研发投入,以及近十年来数字化转型实践,可以说是最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堵点和爽点。华为云针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更是做到了“稳准狠”:

1. 准:智能生产(生产力要素提升 生产装备、产品)

制造业(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对准公司业务目标,使能主业成功,核心要围绕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展开,提升研发生产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做好数据治理,基于数据模型贯通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使能作业和运营效率提升是转型成功的关键。

2. 稳:数字办公(生产力要素提升 人)

稳中求进,通过一个全场景稳定、安全、智能、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充分释放“人”的生产力。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更紧密联接和协同,行政更高效为员工提供各类服务,实现企业组织效率和执行效率的稳定高效。

数字化变革是渐进式发生的,要蹄疾步稳,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放到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和衡量。创建一个稳定的并被赋予数字化使命的组织,以及架构先行(确保架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的可持续演进和保持领先)是数字化变革是否最终成功的关键。

3. 狠:科学管理(构建与先进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

工业数字化转型本质是一场由数字技术驱动生产力升级并带动生产关系升级的革命,一把手要有刀尖向内、躬身入局的战略决心,要将数字化转型提到集团战略的高度并推动落实。

要聚焦在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大量消灭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把现有流程改来改去,反复烙烧饼。要在理解复杂生产关系(流程/制度)的合理性基础上,通过坚持技术升级和生产力要素提升来倒逼管理体系升级。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指出, 目前全球制造业都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世界主要工业强国都迫切想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势中赢得先机,中国制造业更是到了从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时期。

“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工业软件、工业云平台、工业网络和工业设备的协同运作,需要设备提供商、软件开发商、云服务商、集成商和企业用户的共同努力。华为云愿意提供自身的技术、经验和服务,与制造业行业伙伴一起携手,在政府指导下,共建工业智能体,推进制造业质变。”张修征如是说。

上一篇:虚拟主机哪个好(哪家的虚拟主机哪个好)
下一篇:建站虚拟主机(虚拟机搭建网站)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