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原生平台(华为产业云)
本文目录一览:
- 1、华为云发布五大新品,这个成功实践也首次对外公开
- 2、华为云服务器平台登录
- 3、什么是云原生?为啥这么火?
- 4、华为云平台到底是什么啊?
- 5、现在大家都在说的云原生到底是什么?
- 6、华为再次“领跑”全球,首颗云原生卫星成功升空,证明实力
华为云发布五大新品,这个成功实践也首次对外公开
8月20日,华为云成功举办TechWave云基础设施专题日,围绕企业上云普遍关心的「 如何规划、技术选型、组网复杂 」等痛点,分享了承载6.7亿用户的华为终端云服务上云实践,及其背后瞄准「 软硬协同 」与「 边云协同 」实现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的华为云擎天架构,并带来 KYON云网络解决方案、云原生技术平台Vessel、升腾转码解决方案 等五大新品。
针对企业上云的痛点,本次专题日不仅带来了华为自身的上云实践分享,还首次提出了「 Keep Your Own Network 」(KYON)的理念,聚焦解决企业上云的复杂组网问题。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令人兴奋的亮点吧。
华为终端云服务上云实践大公开!
「缺乏经验」是困扰大多数企业上云的拦路虎,而传统IDC模式存在的可靠性低、运维成本高、安全防护差、资源无弹性、服务种类少等特点,又为企业上云平添了更多阻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华为云公开了终端云服务上云实践。作为承载了6.7亿+用户、130+开发者、4亿+Push并发连接的华为终端云服务,华为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上云实践经验。包括在云上构建高可靠、高性能、高弹性的应用,业务的智能运维/运营等多个方面。
构建高可靠应用 :依靠华为云在基础设施的冗余设计,如双路供电、网络双平台、AZ间4路光纤互联等,保障基础设施层的高可靠;同时在业务层依靠双活和容灾的设计,保障业务在面临突发灾难时,能够实现业务的连续性。通过真实演练,纯业务切换秒级完成,主Region故障时,20分钟完成容灾切换。
构建高弹性、高性能应用 :华为云ELB可支撑了200万/S新建连接和2亿以上的并发连接,配合华为云秒级千容器,一分钟千台云主机的弹性能力,保障了应用的高性能和高弹性,成功保障了华为手机应用市场春节15倍流量突发
业务智能运维/运营 :大数据分析是实现业务智能运维/运营的基础,华为云分布式裸机网关为裸金属服务器提供20Gb带宽保证,同时通过存算分离机制,实现PB级大数据分析并节省了整体成本。
KYON+Vessel,打造极简高速的上云之路
在本次专题日上,华为云网络域总监李义提出了「Keep Your Own Network」的理念(即KYON),并发布「 KYON企业级云网络解决方案 」,聚焦解决上云的复杂组网问题。 KYON在今年7月凭借数项技术创新,斩获“2020可信云技术最佳实践奖”。
在上云过程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网络首当其中,43%的企业应用在混合云场景中遇到了网络连接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组网部署的复杂。正如上文提到,随着万物互联的趋势日益加速,企业组网也变得日趋复杂,如何简化组网、平滑迁移、业务融合,是企业上云的核心诉求。
在这些方面,华为云从云端进行网络进化,构筑企业级特性,缩小和企业网络环境的差异,从而适应企业的复杂应用和场景。 在此基础上,提出KYON的三大优势,即极简规划、敏捷迁移、无缝融合。
极简规划 指的是通过私网NAT网关,实现灵活组网。企业多部门间业务往往存在大量的重复网段(172/192),迁移上云后极易冲突。KYON的私网NAT网关,可以将私网地址映射至大网地址,支持IDC原有组网拓扑整体映射至云上,并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可以保留原有组网上云而无需重新规划,极大地简化了IDC上云的网络规划和管理。此外,KYON还可将私网IP映射为指定IP进行接入,以满足行业监管部门对各机构和单位的要求。
敏捷迁移 旨在打破网络边界,实现二层网络体验。企业业务在迁移过程中,大部分的IP都需要更换,但有些IP是硬写入在配置文件中的,难以修改。不仅如此,政务和大企业往往系统庞大,单次迁移无法完成完整业务上云,而多次迁移由于迁移过程中云上云下无法通信,业务不得不暂时中断。KYON通过L2CG打通二层网络,企业可以携带私网IP直接上云,做到IP零修改,让业务敏捷迁移,这一操作大大降低了企业上云的复杂度和成本。
无缝融合 是指共享云上资源,统一负载均衡。虽然上云能给政企带来很多优势,但政企中的大部分场景仍然是采用的混合云模式,即部分应用迁移至云上,部分业务留在数据中心。这样既可以保护云下的数据安全,又可以共享云上丰富的服务能力和弹性。
华为云通过VPC Endpoint服务,使企业IDC的应用通过专线/VPN,可访问和使用公有云上的高阶服务,如数据库,AI等,减少了在本地部署的复杂度和维护成本。此外,ELB 提供IP Target功能,使用公有云上的负载均衡器可同时挂载云上和企业数据中心的虚拟机。从而实现了单点接入和统一负载,云上云下共同承接业务浪涌,同时减少云下负载均衡设备的成本。
KYON是华为将自身和在政企客户的经验复制到公有云上的体现。 华为的IT系统持续演进30年,服务于华为全球十余万员工。 KYON助力流程IT实现了红黄绿区访问策略控制、不同部门的跨VPC协作、构建企业内部大网等能力,实现了百万VM的研发作业流和全场景业务系统上云,打造了KYON助力企业核心业务上云的最佳实践。
不仅如此,从CNCF 2019年年底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到, 在生产环境中,使用云原生的企业数量是2016年的3.6倍,达到了84%, 大型政企在中国公有云市场所占份额已达到28%,成为了上云的主力。在企业内部,越来越多的业务系统运行在容器上, 90%的受访企业都已经计划使用云原生服务网络Istio 。除了KYON之外,为了帮助用户构建以云原生为核心,贯穿基础设施、技术平台、业务应用的全栈云原生架构,本次专题日还发布了全新升级的华为云云原生技术平台Vessel。
在基础设施层,Vessel涵盖 容器引擎 、 容器网络 、 容器存储 ;
在技术平台层,则包括应用 网格 、 调度 、 监控 、 治理 、 云边协同 等组件;
不仅如此,华为云基于Vessel还构建了4大解决方案: 第二代裸金属容器、混合云容器、容器批量计算、边缘容器 。这些解决方案,加速了云原生技术与产业价值链的融合,帮助泛互联网、金融、政企、能源、交通等行业用户快速、简单地构建全栈云原生业务。从而实现业务的高效管理、快速创新。
挑战摩尔定律,擎天架构的「两个协同」
在摩尔定律逐渐放缓的今天,通过单纯的增加晶体密度,已无法满足企业业务的发展。 且未来分布式云形态下将带来海量站点间复杂且立体多维的协同挑战。 华为云基础服务CTO李帮清在专题日现场提出, 未来的云基础设施应向「软硬协同」和「边云协同」的方向演进与升级,从而提供更极致的用户体验。 他还在现场首次展示了实现深度软硬协同的关键组件「擎天卡」,旨在通过专用硬件承载存储、网络、管控等功能,并实现硬件加速、硬件级安全可信等能力。
擎天架构「两个协同」的实现背后,要归功于「 软硬协同系统 」和「 瑶光智慧云脑 」两大组成部分。这两个部分就像人类的大脑和四肢协同工作。
「 瑶光智慧云脑 」负责海量站点的全域调度并实现边云协同、边缘自治及服务的按需调度;提供每分钟扩容1000台虚拟机、秒级扩容千容器的极致弹性,并可通过资源画像进行预测实现供需平衡,保障大规模批量发放请求。此外,它还像人类的大脑一样具有自学习的能力,通过自学习进行调优,让业务负载运行在最适合的算力上,为客户带来极简体验。 作为面向云、AI、5G时代的分布式云操作系统,「瑶光智慧云脑」可以支撑未来分布式云形态下超大规模集群的资源调度与协同。
而「软硬协同系统」则像人类的四肢一样,与瑶光各自独立又互相配合地完成肢体的各种动作。例如通过擎天卡,把各个程序卸载到专用硬件里来运行,把主机资源释放出来等。通过擎天卡的深度软硬协同,实现全IO路径的硬件加速与安全可信,实现如业界领先的10μs网络时延、低至100μs的云存储时延等。 所以不仅仅是拿擎天卡的资源去换主机资源,核心是通过深度软硬协同能力把一台服务器里面所有资源、性能极致释放,并提升可靠性及安全可信能力。
结语
除了上述新发布之外,这次专题日还发布了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品及服务,例如 升腾AI视频转码解决方案、竞享实例、新一代极速型SSD云硬盘 等。
通过这些发布,我们不仅看到了华为云在构建从流程到落地全套上云体系中的进展, 更看到了华为云在技术演进方向上的前瞻性, 持续引领业界技术创新。特别的,随着边缘产业的发展,未来50%的计算和70%的数据都将在边缘端产生(Gartner预测),而打造云边端全场景能力,也将是华为云未来发展的重点。
此外,以云原生为流量入口,打造全栈云原生竞争力,也将成为华为云未来的重点方向。
华为云服务器平台登录
登录华为云服务步骤:
1.打开“”“设置”。
2.点击“云服务 下一步”,阅读“用户协议”,然后点击“同意”。
3.点击“登录”,输入华为帐号名称和密码。
4.点击“登录”。
若要退出当前帐号、使用其他帐号登录华为云服务,请点击帐号头像进入“帐号中心”,点击“退出帐号”。
什么是云原生?为啥这么火?
一、云原生是什么?
云原生是基于分布部署和统一运管的分布式云 ,以容器、微服务、DevOps等技术为基础建立的一套云技术产品体系。
云是相对于本地而言的,传统的应用都是运行在本地机房的服务器上,而云的应用则是运行在云端(如IAAS、PAAS、SAAS)。原生就是亲生的、土生土长的意思,即应用一诞生就是基于云的,可以直接在云平台上运行或非常轻松的迁移到云平台。我们可以这么来定义云原生:是一种新型技术体系,是云计算未来的发展方向。
云原生应用要运行在云平台, 那么就必须要有云的特点,比如弹性伸缩、分布式、快速部署、快速迭代、高效、持续。 这可不止是简单的把原先在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迁移到虚拟机里,不止是基础设施和运行平台在云上,应用架构、应用开发方式、应用部署方式、应用维护方式全都要做出改变。
二、云原生的核心
云原生的四大核心要素便是微服务技术、DevOps、持续交付、容器化。微服务技术使得应用原子化,所有的应用都可以独立的部署、迭代。DevOps使得应用可以快速编译、自动化测试、部署、发布、回滚,让开发和运维一体化。持续交付让应用可以频繁发布、快速交付、快速反馈、降低发布风险。容器使得应用整体开发以容器为基础,形成代码组件复用、资源隔离。
微服务
微服务是一个独立发布的应用服务,可以作为独立组件升级、灰度或复用等,每个服务可以由专门的组织来单独完成,依赖方只要定好输入和输出口即可完全开发,甚至整个团队的组织架构更精简,沟通成本低、效率高。
devOps
持续交付
敏捷开发要求持续交付,因为敏捷开发要求随时有一个版本可以上到大群环境,所以要持续交付。持续交付目的的快速应对客户的需求变化,要求发布非常频繁,所以会存在多个版本同时提供服务的情况,因此需要支持灰度发布/金丝雀发布等。
容器化
Docker是软件行业最受欢迎的软件容器项目,Docker起到应用隔离作用,为微服务及其所需的所有配置、依赖关系和环境变量移动到全新、无差别的运行环境,移植性强。
三、云原生的优势
快速上线,云开发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上线。
专注业务逻辑
提高开发效率
云开发模式提供API接口,通过API实现数据的存储,文件的上传等操作,大大提升开发效率。不需要学习新的语言,只需要掌握javascript就可以。
弹性伸缩
当性能要求不断增加的时候,云开发可以弹性扩展性能
华为云平台到底是什么啊?
就是华为给用户建立的一个储存、分享的一个平台,等于是华为的一个服务器。华为用户可以把自己的资料存贮在里面。也可从云平台获取资源。
现在大家都在说的云原生到底是什么?
云原生是一个组合词,可以拆分为“云”和“原生”两个词,“云”我们都知道,即在线网络,传统的应用原本都跑在本地服务器上,很有可能需要停机更新,且无法动态扩展,“云”表示应用程序运行在分布式的云环境中,可以频繁变更,持续交付。
“原生”表示应用程序在设计前期就考虑到了云平台的弹性和分布式特性,也就是为云设计的。
可以简单理解为:云原生=微服务+DevOps+持续交付+容器化
| 微服务 |
即软件架构,使用微服务架构可以将一个大型的应用程序按照功能模块拆分成多个独立自治的微服务,每个微服务仅仅实现一种功能,具有很明确的边界。
带来的好处有哪些?
1)服务的独立部署
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项目,可以独立部署,不依赖于其他服务,耦合性低。
2)服务的快速启动
拆分之后服务启动的速度要比拆分之前快很多,因为依赖的库少了,代码量也少了。
3)更加适合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服务拆分可以快速发布新版本,修改哪个服务只需要发布对应的服务即可,不用整体重新发布。
4)职责专一,由专门的团队负责专门的服务。
业务发展迅速时,研发人员也会越来越多,每个团队可以负责对应的业务线,服务的拆分有利于团队之间的分工。
5)服务可以动态按需扩容
当某个服务的访问量较大时,我们只需要将这个服务扩容即可。
6)代码的复用
每个服务都提供REST API,所有的基础服务都必须抽出来,很多的底层实现都可以以接口方式提供。
| 容器化 |
是云原生的核心技术,它是一种相对于虚拟机来说更加轻量的虚拟化技术。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移植、可重用的方式来打包、分发和运行程序。
容器的基本思想就是将需要执行的所有软件打包到一个可执行程序包。例如,将一个Java虚拟机、Tomcat服务器以及应用程序本身打包进一个容器镜像。用户可以在基础设施环境中使用这个容器镜像启动容器并运行应用程序。
而Docke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容器引擎,容器化为微服务提供实施保障,起到应用隔离作用,K8S是容器编排系统,用于容器管理,容器间的负载均衡,Docker和K8s都采用Go编写,(K8s全称Kubernetes,由首字母K,结尾字母s以及中间的8个字母组成,所以简称为K8s)。
| DevOps |
是软件开发人员和IT运维人员之间的合作过程,是一种工作环境、文化和实践的集合,目标是高效地自动执行软件交付和基础架构更改流程。开发和运维人员通过持续不断的沟通和协作,可以以一种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方式快速、频繁且可靠地交付应用。
| 持续交付 |
就是不误时开发,不停机更新,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利用自动化来加快新代码的发布。在持续交付流程中,开发人员对应用所做的更改可通过自动化被推送至代码存储库或容器镜像仓库。
华为再次“领跑”全球,首颗云原生卫星成功升空,证明实力
国内的科学技术正在呈现出不断地进步与完善,尤其 是云计算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 。经过多年的反复研究和不断完善后, 众多 科技 公司已经了解到云计算已经成为行业的风口 。多家 科技 公司已经虎视眈眈,业内龙头老大的华为在相关领域展现了优秀的影响力,并且, 华为云分布式云原生卫星正式升入太空,成功为国内的相关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动力。
2021年的十月底, 北京邮电大学的深圳研究院拥有了一个大胆的项目,那就是与天仪研究院签订了关于 “天算 星座 计划” 的各项合作方案 。根据相关媒体公布的信息,“天算 星座 计划”分为不同的周期,第一期一共存在着六颗卫星,计划将在两年后正式完成全部建设。 “天算 星座 计划”完成后,将大大增加企业在网络 科技 创新领域的不断突破,还能够成功应对行业的变革,为我国技术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环境。
一直以来,华为公司在通信网络方面拥有着很大的优势,再加上公司内部技术人员不断地完成产业的变革和创新,华为公司能够拥有着保证各项规划顺利完成的技术。 华为公司作为“天算 星座 计划”的首批合作公司,更加能够凸显出该公司在相关领域的技术优势。 除此之外,华为公司能够成功地完成相关技术的融合,并且将卫星计算平台和边缘计算进行不断地整合与处理。不仅可以成功调动多项资源,还能够将数据原原本本地传到数据处理中心,迅速完成信息的处理,精度提升幅度高达50%,回传数据得到了大幅度地减少。
过去,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将拍摄完成的相关照片不断地发送给卫星,卫星接收到最准确的数据和照片后,便进入了工作状态,从而实现状况分析等任务。 华为公司推出的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将大幅减少相关流程,云层覆盖率超过50%的低质量照片将不会被继续传送到卫星上,大幅减少了相关流程的压力。 有效照片完成整个流程后,时间得到了大幅度地缩短,从原来的一整天缩短到一小时。除此之外,该项目的巨大优势还包括对山体塌陷风险的预测, 将很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带给人类的伤害。
总的来说, 华为云项目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得益于技术人员拥有着不断突破的决心。 随着华为分布式云原生项目的不断应用,不仅将大幅减少自然灾害对居民造成的影响,还能够准确地完成相关照片的处理以及数据的回传,必要时,它还会发布重要的预警信息。
当人们得知具体的信息后,完全可以采取非常合理的应对方案。其实,华为公司之所以能够获得不断发展的优势,一方面: 得益于公司技术人员的努力 ;另外一方面: 得益于该公司在技术突破方面的花费 。国内 科技 公司应该引以为傲,不断地进行技术突破,最终使得国内科学技术进入新高峰。
华为再次“领跑”全球,首颗云原生卫星成功升空,证明实力
华为云原生卫星升空,成为全球首颗,我国 科技 再登新高峰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