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他(腾讯云官方)
本文目录一览:
阿里云 vs. 腾讯云(2)
昨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未来中国经济 社会 的发展方向。其中,强调了要 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
我整理了一系列关于产业互联网的必争之地 - 云计算的材料。互联网还有下半场,路很长。
这系列文章共分4篇文章 :
1) 《阿里云 vs. 腾讯云》 絮叨了云计算整体行业的发展
2) 《阿里云 vs. 腾讯云(1)》 分别絮叨了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发展,孰实孰虚,各位心里已有感受
3)本文将阐述阿里云和腾讯云为更好地发展云业务如何战略部署,孰高孰低
4)下一篇,将会对阿里云业绩预测和估值
———————————
内部的合与分
为了更好地发展云计算业务,阿里和腾讯对自己内部架构作了很多合并重组。
云计算业务的合并重组主要有2个原因:
- 减少两大部门之间的内耗和技术、产品重复建设 。无论像阿里云和钉钉、 京东 智联云和京东数科,还是百度云和AI体系,两条业务线在起步时,各有侧重,但随着业务发展,二者的交集越来越多,都是用ABC(即:AI、大数据、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和SaaS等软件产品,为客户解决问题。而且随着目标客户群的不断重合,在客户需求解决手段和工具打造上,自然会大量趋同,造成产品和业务的重复建设
- 独立发展时间的窗口已结束。 早期的各自独立运作,是为给足发展空间,壮大后再收回
巨头能否在新业务上成事,从来不在于对手有多强,而是取决于老一批既得利益者在公司内部话语权有多大,以及他们是否会妨碍新业务发展。
微软 为啥错失移动互联网的快车,是反应慢还是没钱?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微软PC业务线过于强势,早期不断限制甚至打压移动端团队,在内耗中错失了最佳时机。在微软内部,移动业务的推进,无疑是在革PC的命,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坐得住?这个时候,只能在与过往核心业务没什么利益冲突的领域和人身上寻找突破,而微软抓住的这根新救命稻草,就是看起来人畜无害的云计算。
大规模的重组和革新,都集中体现着企业领导人的转型魄力,这当中必然刺刀见血。
企业最强大的地方,一定会成长出最大的软肋。当时阿里在内部推动云时,也遇到了2股阻力:
1)各个C端产品线对云信任度有限,担心随时可能崩掉
2)如果淘宝等产品架设在阿里云上,那原有的部分相关开发和运维人员不得不调岗甚至辞退
腾讯的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与WXG(微信事业群)已有很多联动,但相比于阿里云领军人张建锋麾下的“云钉一体”,腾讯云汤道生似乎还需要跨越张小龙与WXG这座高山。
2020年前后那场云计算的内部收编,风暴几乎席卷国内各大互联网巨头。那么,为啥只有腾讯未对云部门进行合并重组?
企业微信之于腾讯云,好比钉钉之于阿里云,天生般配 。
钉钉无主(阿里云前领军人“无招”被迫离开了阿里云,另一个小故事,此处先按下不表),易收编。
而企业微信扎根于张小龙领地,克制到极致。腾讯CSIG和企业微信,两者虽然进行了很多融合,但毕竟归属于不同事业群,各有发展路径,能否多年一直保持齐头并进,难说。
腾讯云前高管曾民总结:“我认为CSIG对抗友商最好的一张底牌,就是微信。马化腾也一直相信,腾讯做云和产业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连接,从C到B,从消费者端倒逼产业方的改造升级。言下之意,就是借用微信和QQ之力,去对外做产业赋能。”
“云厂商的政企客户,无论是政府、银行还是品牌商,服务的都是普罗大众,这些机构要生存,也需要拓新,也要留存,更要创收,因此谁能帮他们解决用户端的痛点,服务好用户,更愿意为此买单。这是CSIG理论上的核心优势所在:既可在基础设施层帮客户上云,也可在应用层提供企微和SaaS软件,更是能借微信之力帮客户做引流和转化。前两项,谁都可做;最后一项,腾讯专属。”
从宏观层看,这是一条非常理想的模式,但在微观的实操中,阻碍不少。
“战略上虽然是通的,总办也在大力推动CSIG和微信乃至CDG(企业发展事业群)、TEG(技术工程事业群),在业务上的不断协同和互相支撑。但在很多具体的项目执行当中,跨事业群的协作,和跨公司协作无异。微信的流量和资源,并没有那么好拿,最后得花钱去买,好在会给内部优惠价。”
此时的CSIG,理论上的竞争力,在微信手上。而核心基础技术产品,又有不少来自TEG。虽然CSIG没有经历像阿里云和京东云一样合并重组的阵痛,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感受到“王炸之牌”不在自己手中的郁闷。
这对正在发展壮大的CSIG而言,无异于戴着镣铐。
其实,从这些年的腾讯组织调整动作来看,腾讯是主张给各个事业群戴镣铐的。对集团管理而言,是好事,对事业群实现了分权而治,更好卡住各事业部的脖子,强化集团的控制力。
因此,腾讯也是所有互联网巨头当中,独立拆分子公司最少的企业——每个业务单元,都极度依赖微信和QQ的流量,被拴着镣铐,戴着枷锁,并不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还有一点,腾讯也是所有巨头中,扶持自家员工成为VP级高管最多的企业,近十年来极少空降VP级高管。这种土生土长出来的高管,相对而言更听话,协作意识更强,但缺少单打独斗的本事。这种高管培养体系也直接影响着腾讯组织架构的设计逻辑。
相反,阿里、百度、京东之流,每条大业务线保持较高的独立性,高管团队空降者不少,子业务线反而更容易独立拆分。像张勇、蒋凡、俞永福这些新一代核心管理者和业务骨干,都不是从阿里生长出来的。
综上,导致腾讯的组织文化稳健巩固。但另一方面,目前的腾讯云在国内与国际的市场份额都与阿里云相差甚远。
反观云钉一体化后的阿里云,接任者叶军提出了全面开放。以前“独立软件开发商”(“ISV”)要入驻钉钉,有各种要求和限制,比如企业必须注册两年以上,累积“钉钉分”等。
叶军上任后,把这些要求一一砍掉,半年内ISV合作数量翻了一翻。To B业务早期走封闭道路是正确的,亲自摸清各种坑后,更清楚哪些路需要自己走,哪些要绕道而行,哪些需借助外力。但如果一味封闭下去,想全盘通吃,一方面会很快进入增长瓶颈,第二是得罪链条上的很多玩家。
To C领域你可以把整个链条改造和颠覆掉,但To B你不得不在别人给你制定的规则下面动弹,毕竟你是服务者。除非你自己建设一套生态。而此时的阿里云,正依仗着“云钉一体”走在生态建设的道路上。
——————————
结语
阿里云2020年就突破了2万名员工。不出意外,腾讯CSIG2021年末也将突破2万名员工。2万名员工是什么概念?
腾讯全公司首次迈入2万人大关是在2012年,那时的腾讯已成立14年,QQ处于巅峰,微信大获成功。腾讯CSIG不过是一个成立刚满3年的子事业群,现在就即将超过了这个数,非常可怕。
当前的互联网巨头们,正围绕着云,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好戏,暗流涌动、暗藏玄机。动荡之后,云计算正式进入了下半场。
这也将是开放者阿里云、腾讯云+微信孪生组合、华为军团、百度AIG体系、京东 科技 ,携各家所长,正面交锋的终极之战。
现在的腾讯云是干什么的?
腾讯在其实是为开发者及企业提供云服务、云数据、云运营等整体一站式服务方案。具体包括云服务器、云存储、云数据库和弹性web引擎等基础云服务。腾讯云是整合了腾讯云分析(MTA)、腾讯云推送(信鸽)等腾讯整体大数据能力;以及 QQ互联、QQ空间、微云、微社区等云端链接社交体系,是一个腾讯大整体的数据库。
腾讯云实力如何啊,为什么这么多代理啊?
BAT公司,这个实力,不需要作过多的说明了吧~很多人冲着名号就去做代理了
腾讯在全国的业务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每天在用的QQ、微信,手机上玩的腾讯游戏,听的QQ音乐,唱歌用的全民K歌,上班用的管理软件企业QQ,客服人员用的企点客服……这数据齐全的,一双手都数不过来了~
不过说到代理模式,放眼腾讯售卖的系列产品,很多都是以代理模式去做产品的,我接触到的除了腾讯云,还有腾讯企点,都是以代理模式存在的。
腾讯企点办公软件包含企业QQ、企点营销、销售智推、企点客服等多个,成为很多公司监管员工、便利工作的软件利器。代理商也是遍布全国各地的。
随着消费者信息越来越智能地以数据包的形式存在,企业也越来越多地需要用到云计算这样的产品去存储分析解读消费者的行为。现在5G也在不断的加速发展,未来我们将能见到再小的企业都在用数据去精准分析归类他的目标客户。
不过在我看来,这在彰显实力的同事,也可以看作是面向全国型销售模式的一种补充销售方式。就像淘宝兴起后,依旧存在很多的线下实体店啊~
腾讯云是做什么的,谁能介绍的简单易懂一些?
腾讯云是做云服务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建个网站,要先有域名,设计网站,然后购买服务器进行备案,再配置资源,网站就可以可以被访问了。
同理只要我们玩的,用的和上网有关系的,都会用到云计算产品。腾讯云是国内排名前三位的商家之一。
云服务器的好处是稳定的,然后速度快,访问起来延迟很低的,这样才留得住客户。保证性能满足需求,其次是有着良好的弹性扩展,能保证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业务扩展需求。
这个答复比较符合你的需求点的,你参考一下。不懂就留言给老魏,写过几篇文章,选择服务器这块要求还是挺多,多看看老魏的文章可以有帮助。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